第一卷 神名 第十五章 驱逐-《一念通神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明日我再送你娘亲离开,回得望国都的林家去。我为林家戍守边关,我不能够退。”

    林悠竹也道,“事情我们已经商榷周全,小吟儿不必担忧,昨日乱战只是试探,而昨夜上城头前我们已经收到探子情报,五大敌国联军在羊角关驻扎,恐怕不久就要袭击呼风虎门,所以天色大亮了,我们便送你出城吧。”

    启吟看着林悠竹,母子二人眼中雾气氤氲,满是不舍,却是点点头,强自欢笑。

    而高大的启留书坐在一旁静静看着,不由得轻轻一叹。

    待得他们收拾行囊,闲聊常事后,已经快到晌午。

    此时他们站立在东城门口,启留书牵来一匹乌蹄骏马,将缰绳交给启吟,对他说,“外界凶险甚过军中百倍,但却有回转余地,你颂神技巧太差,独身一人闯荡恐怕会有危险,所以如果有信得过的兄弟姐妹愿意同行,你们可以结伴成为一个颂神队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又说,“世道险恶,人族兽族都不可尽信,但你若是恃强凌弱、欺善怕恶,则为父羞愧,也将无颜面见先祖,所以万事行为,不要辱没了我们启姓。”

    启吟见父亲郑重其事,于是重重点头,“启吟谨记教诲”,而后转头向林悠竹看去,问她临别有什么话语要和自己说。

    林悠竹摇摇头,“林家暗弱无能,你父亲承林家恩德需要报答,而我嫁了你父亲,却想成为你们启家的人。你外出游历,如果能够寻见启家祖辈,就帮娘亲问问,可否随你父亲一起入了启家族谱,我也愿受赐姓启,成为启家两父子离不开的女人。”

    言罢看着启留书父子,眉眼生笑。

    启留书和启吟闻言都很受鼓舞,满心欢喜而临别阴霾尽散,不得不感叹妻子、母亲才是家中说话最有魔力者,轻轻一言就让眼前离愁消散了几分。

    于是启吟也郑重应是,“娘亲说的,小吟儿一定做到。”

    相扶出门时,三人和泪辞。

    三人欢声笑语,迟迟不肯上马离去,直到笑声渐歇,才由林悠竹为启吟拭泪,由启留书扶他上马。

    “相送还成泣,不日得望归。小吟儿若是战乱平定后,在外不适心意,就早些回来,我与你母亲在望山县等你。”

    启吟一笑,挥挥手道,“我寻得使命便回来,不会让爹娘等太久的。”

    说罢策马而去,快哉乘风。

    启留书和林悠竹看着他的身影渐行渐远,才依依不舍地上了城头,默默凝望。

    突然启留书指着远方,对林悠竹道,“你看那是什么?”

    林悠竹沿着他手指所对方向看去,却见天边有一身影飞驰而来,吁马骤停于百米城楼下,正是启吟。

    启留书牵紧林悠竹柔荑玉手,鼓动念力,对着城门口御马而立的少年大喊,“休要再回城门来!国外风景这里不曾见过,你且待为父看遍!”

    而林悠竹也喊道:“羽衣部落远离战乱,小吟儿去那里等我们吧!”

    四通境强者的声音瞬间传到城下,回响不绝,绕转启吟心间。

    他吁马急停,想要回来继续劝说父母一番,却还来不及说话,就被父亲出言撵走。

    启吟抬起手也想高声大喊几句,奈何念力低微,喉中有千番话语刚刚酝酿好,便被父亲一句话哽咽得难言。

    戍守者远望国门,见的却不是国内外的好景致,而是风雪霜雹、金戈铁马,如今五大敌国兵临羊角关,他又怎会不知父母性命朝不保夕?覆巢之下无完卵,恐怕再也见不得。

    但临行语尽,苦心难费,既要寻得启姓渊源,又要寻得空明使命,而此时又有红炎在侧劝他莫要优柔寡断,有属于自己的神名之谜必须解答。

    他心中一横,无计施为只好跳到城门下连叩三声,拜过父母家国,而后捧起一抷沙土装进收录阵里。

    少年有泪不轻弹,心性从军中磨砺而出,又岂能日日弹泪神伤,他只好用力招招手,而后跳上马背。

    他在马背上深深望了一眼城上的爹娘,这才匆匆一抹眉头,纵马转身便走......

    他知道,得望国有一子,今后恐已无望回乡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