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:喝口热水消消气-《一花一酒锄种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想到今日如意和护院回来禀告的话,兰夫人就气得直打哆嗦。一个通判府,眼皮子浅得如此程度,捐赠的物品竟然敢以次冲好。如果次一点也就算了,她送去的那是猪都不吃的粮食。

    想到花少那句如果程大人的爱女进了幼育院,吃得是霉变的陈年粗粮,穿得是褪色腐烂的布料,简直是直捅她的心窝。

    “娘,您喝口热水,消消气。”

    程子期忙起身,端了一旁的热水递给亲娘。自从小妹被拐,娘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,太医都说郁结在心,非药力难调,只能靠自己放开胸怀。

    可妹妹一日没有消息,娘自然是一日不会放开胸怀的。

    一旁的兰启舟不由冷笑一声:“这通判府胆子也未免太大了,明知道这幼育院是姑父当年修建的,竟然敢这样,谁给他的狗胆?”

    兰启舟不说还好,一席话说的兰夫人泪如雨下。她生了两个儿子才生了长女,自然是娇宠的。女儿又乖巧又聪明,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不凡的聪慧。

    那时候她刚好生了四儿子,四子一女,没有人不羡慕她好命。谁知道,唯一的女儿就这么在后花园不见了。身边的两个丫鬟,如意被打昏倒在后院,吉祥回去给大小姐拿点心根本毫不知情。

    想到女儿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受苦,兰夫人就心如刀绞。

    程子期站起身,走到兰夫人的另一边坐了下来:“娘,这事还是交给爹好,您就别管了,您身子要紧。”

    “我怎么能不管?”

    兰夫人掏出帕子抹去眼角的泪:“你们没见那些孩子,在花少的教导下真的不一样了。那精神气完全不一样,就像正常乡下的孩子一样,一点都不畏畏缩缩。”

    当年建了幼育院,兰夫人经常会过去看看。

    那些收留的孩童,大部分都是被遗弃的。要么就是家里女孩子多,养不起。要么就是孩子身体不好,怕养不活,还拖累家里。

    离开七年多,再回来看,竟然是物是人非。如果不是花少,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在幼育院受苦。

    兰启舟听着兰夫人对花少的夸奖,不由蹙眉沉思,良久问道:“姑母,这个花少是什么来头,为什么要这么尽心尽力去帮助幼育院?您有没有派人查过他?”

    “做好事还要查她?”兰夫人吃惊地看向侄子,他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念头:“她又没做坏事?”

    为什么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