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见过陛下——” 看到密密麻麻的金吾卫到来之后,楚河从容站在原地,迎接唐王李二。 “陛下,诸公!” “这些是刚刚出产的祥瑞了,还有很多没挖出来……” 顺着楚河的缓缓介绍,众人目光便投向四面八方。 唐王李二饶有兴趣,不顾形象下了田地。 他看了看摆在地上的祥瑞,拿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祥瑞。 握在手里仔细的掂量片刻,再掰开看了看。 “楚爱卿,这些祥瑞个头为何如此大?” “比去年你拿给朕的强多了!!” 唐王李二指着一堆体型颇大的祥瑞问道。 裴寂小心走近拿起一颗土豆。 居然….他要两只手才能拿住?? “这些是微臣专门让人挑选出来的优种,都是拿来做种子的。” 楚河看着前者,不紧不慢连忙解释道, “今年因为雨水充沛,天气好,所以祥瑞长势惊人。” “朕还以为是你小子要偷藏,拿回去府里吃的呢,哈哈哈!” 李二看到这些祥瑞也是非常开心,便调侃起这位爱卿。 “哪里哪里。” 楚河似乎习惯了对方的调侃,平静解释道, “粮食想要丰产,除了田地肥沃之外,种子也是极为关键的因素。” “以后选种的时候,必须要选种最优良的种子,一代代的培育下去,慢慢的就能够培育出最优良的粮食品种出来。” 楚河明白,李二带着那么多大臣来到田里。 自然不仅是来看祥瑞产量。 肯定还想多了解如何提高产量,教导老百姓耕作的方法。 要知道历朝历代都重农抑商,却很少有人重视粮种的培育。 包括先进的耕种方式和工具的推广。 听到楚河的话,唐王李二和魏征等人顿时就眼睛一亮。 是啊! 为什么他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。 粮种都是需要培育的,古人能够将狗尾巴草培育成小米。 这是经过一代代不断的人工选种、培育的结果。 “好家伙,怎么什么都会?” 裴寂、陈叔达忍不住互相看了看,心里面暗暗佩服。 历朝历代都说重农,其实无非就是鼓励农耕、开垦荒地这一套。 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要来培育良种、推广良种这种具体的方法。 “善~” 第(1/3)页